1 点赞

中国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指南(2020 版)

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并发症不但影响患者术后的顺利康复和生活质量,也是导致手术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因素。近年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普遍应用于临床,而围手术期气道管理是胸外科术后 ERAS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临床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进而降低再入院率和死亡风险、节约住院费用。
3 点赞

斯坦福临床麻醉全书 第3版

麻醉医师熟悉、参与多种手术操作是非常有益的。我们为普通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矫形外科、整形外科、小儿外科、心血管外科以及产科和妇科手术提供麻醉。各科手术操作过程,都有复杂的操作步骤和相关的麻醉并发症。尽管少数麻醉医师专攻某一特殊领域,但大多数麻醉医师仍然要处理各种各样的手术病人。这本《斯坦福临床麻醉全书》就是为那些在一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包括像 Chiari畸形的频预减压、颅底手术、(部分)心室间隔肌切除术/肌切开术、腹腔镜下脾切除术、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以及Darrach(尺骨头切除术
0 点赞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围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围术期气道管理是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减少气道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率及死亡风险、改善患者预后、节约医疗资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因解剖位置与气道密切相关,疾病本身与手术操作均可对气道产生影响,尤其是鼻部和咽喉部的全麻手术,手术本身及麻醉插管均可导致局部组织水肿、气道炎症反应,甚至出现喉痉挛、急性喉阻塞等危急情况,气道并发症风险极高,因此,围术期气道管理尤为重要。近年来,胸 外科、神经外科等均已制定相应专科的围术期气道管理共识,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此领域仍是空白。因此,我们结合耳鼻
0 点赞

生理性困难气道的评估和管理:气道管理学会的共识建议

困难气道可危及生命,多个国际气道管理协会制定了相应指南。但在危重患者中,存在多种生理紊乱(如低氧血症、低血压等)导致的「困难气道」,可能增加包括心脏骤停和死亡在内的并发症。而目前国际指南尚缺乏应对这些情况的建议。因此,针对生理学困难气道提出管理建议,指导危重患者气管插管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0 点赞

【病例讨论】一例已预见到术前插管困难

患者,男性,56岁,严重烧伤,面部及颈部疤痕形成,拟行全身麻醉植皮手术。Mallampati分级IV级,双嘴角疤痕挛缩导致张口度小于2.5cm。头后仰小于5°,环状软骨及甲状软骨难以辨认,下颌关节活动度差。平时无呼吸困难。
2 点赞

米勒麻醉学 第八版 Miller's Anesthesia 8

三十余年来,《米勒麻醉学》作为当代麻醉学领域最为完整和全面的学科专著,对麻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为纯英文版本,非翻译版本
0 点赞

生理性困难气道的管理策略

生理性困难气道是近年来气道管理领域比较受关注的话题。虽然目前困难气道管理的指南和专家共识已经传播的非常广泛,但危重患者除了气道保护不足或低氧血症外,还存在生理紊乱,这些危险因素不仅能够导致“生理性气道困难”,还与包括心脏骤停和死亡在内的并发症有关。北京医院麻醉科赵思文医师从一例气切后气管瘢痕狭窄患者的气道管理详解分析了生理性困难气道的管理策略。
0 点赞
0 点赞

多学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2018 版)

气道管理作为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重要环节之一,应用于临床可减少肺部并发症、降低死亡风险、再入院率和住院费用。《胸外科围手术期气 道管理专家共识》(2012 年版)[1]和《多学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6 年版)[2]的临床推广应用,促使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与 ERAS 更紧密结合,临床效果更显著[3]。因而,我们有必要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证据,更新 2016年版共识,促进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 应用更合理和规范。
2 点赞

米勒麻醉学第7版

过去 25 年来,《米勒麻醉学》已被公认为是全球范围内有关当代麻醉学理论与实践的最全面而深入的专著。第7版继承了以往的传统,并作了我们有史以来最大范围的修订。在第7版中新增了 13 个章节三十多位的作者和 1500 幅图片。原有的章节都作了细致的修订和更新。有赖于我们的专家团队和有奉献精神的副主编们,我们才得以完成了如此大规模的修订工作。他们是宾夕法尼亚大学麻醉与危重病科主任教授 Lee AFleisher,MD,麻省总医院麻醉科主任和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Jeanine P Wiener-Kronish,M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