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证
- 复杂、重大手术:持续监测血压变化;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技术;
- 无法测量无创血压;
- 指导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持续血药浓度监测;
- 反复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等检查;
- 采血困难,用此法获取大量血标本;
- 通过动脉压力波形获得诊断信息;
- 根据收缩压变异度评价容量治疗反应;
禁忌证
- 改良Allen试验阴性;
- 穿刺部位或附近感染、外伤;
- 凝血功能障碍或高凝;
- 出血倾向或抗凝治疗期间;
- 合并血管疾患:脉管炎等;
- 手术操作涉及同一范围部位;
Allen试验
- 手腕置于卷起的布垫或沙袋上,手掌向上,用力握紧拳约1min;
- 检查者用手指在腕部用力压迫桡动脉,停止搏动;
- 数秒钟后患者伸展手指,观察手指与手掌颜色恢复情况:
7s内变红:尺动脉侧支代偿供血良好;8s~14s变红:可疑;>14s变红:异常;
改良Allen试验
- 手举过头部,紧握拳约30s,分别同时压迫按压尺动脉与桡动脉;
- 手下垂,自然伸展手指与手掌,松开尺动脉的压迫, 保持对桡动脉压迫,观察手指与手掌颜色恢复情况;
5s内变红:尺动脉侧支代偿供血良好;6s~15s变红:可疑;>15s变红:异常
手指与手掌颜色
5s~15s内变红:正常,Allen试验阳性;5s~15s内未变红,异常,该侧桡动脉不宜进行穿刺或置管。
02
准备及操作

准备工作
- 动脉留置针:成人18 G~20G;小儿22G; 婴儿24G;
- 固定前臂:托手架;垫高腕部:专用纱布卷;
- 皮肤消毒剂、无菌洞巾;
- 无菌肝素冲洗液:1U~2U/ml肝素;
- 测压装置、测量工具:三通开关;压力换能器;监测仪。
具体操作
- 仰卧位→左上肢外展托手架上→手臂平伸外展20°~30°→手掌朝上→手指指向穿刺者→纱布卷放置腕部下方:腕关节轻度过伸→穿刺者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放置:桡动脉走行方向→穿刺 “靶点”:食指所指部位;
- 穿刺点:桡骨茎突近端0.5cm;第二腕横纹;
- 进针方向:食指、中指、无名指所指线路;

直接置管法
- 进针点:确定动脉搏动部位、走向、选好进针点;
- 局麻;
- 针尖指向:与血流方向相反;
- 针体与皮肤夹角:30°~45°;
- 进针:缓慢;针芯回血,压低穿刺针向前推进2mm~3mm;针芯回血,略退针芯,持续回血,前推外套管,撤出针芯;
- 穿刺置管成功:套管尾部向外搏动性喷血;
穿透法
进针:缓慢;针芯回血,前推1~2mm(撤出针芯无回血),撤出针芯,回血时套管缓慢后退,喷血时停止退针,前推套管;
穿刺成功:前推套管无阻力;持续喷血;
经验体会:进针:缓慢;针芯回血,前推至针芯无回血;空针回抽。
注意事项
- 穿刺前评估近端动脉搏动:血栓形成;
- 确定穿刺部位:成功关键,末梢循环不良,更换穿刺部位;
- 无菌操作,管理好动脉通道,减轻动脉损伤,无菌肝素水冲洗动脉(加压300mmHg无菌肝素水持续冲洗),如遇血凝块,应予以抽出,不可注入。
- 避免空气进入连接管路和血样;空气进入,要立即排尽;
- 注意观察:血管痉挛、血栓、巨大血肿等;
血栓形成和远端肢体缺血,立即拔除测压导管,必要时手术探查取血凝块。
动脉置管的个人技巧
1.问题:动脉在食指下,穿刺不到?
- 腕部背曲位,动脉处于拉伸位,较表浅;
- 再次确认穿刺针的位置;
- 穿刺针碰到动脉时,食指感觉到动脉形状改变;
- 在动脉的径线上穿刺;
2.问题:回血畅,无法置管?
- 动脉至皮肤的距离长,组织移位,导管弯曲;
- 动脉迂曲;
- 动脉管径细;
3.问题:动脉置管开始顺利,置一段后困难,后退后回血畅?
动脉远端迂曲;
4.问题:数次穿刺不成功,皮肤隆起,触摸到动脉搏动?
动脉痉挛,不易成功;
5.问题:患者体位变动,动脉波形呈一条直线,局部隆起?
动脉置管脱出,变动体位时,应维持穿刺部位不移位;
6.问题:监测过程中,动脉波形质量逐渐变差?
- 抽查血气时,没有及时冲洗管道;
- 肝素生理盐水压力不够;
- 动脉置管贴壁;
7.常规袖带测压:比较;备选。
03
建议
- 穿刺靶点的选择:表浅、固定、较平直;
- 置管应长;
- 多次穿刺不成功,重新评价动脉;
- 减少穿刺部位的移位,维持背曲位;
- 维持动脉置管内肝素液;
- 注意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